新聞資訊
您當前位置: 首 頁 >稅收風險控制顯初效 深圳稅企攜手見真情
時間: 2015-02-03 來源: 邦進財務集團(深圳)有限公司
近日,一位跨國公司的總經理和財務經理與福田區國稅局的稅收管理員進行稅務約談后,懇切地說:“謝謝國稅局幫助我們了解國際稅法,降低跨國經營的風險,這讓我們開展規模經營能夠更踏實、更有底氣!”該公司因為稅負率低等原因被納入福田區國稅局的風險監控名單中,通過幾天的稅企接觸,他們按照稅法要求修改了當期增值稅申報以及所得稅季度申報表,共補稅及調減虧損120多萬元。該公司總經理連稱,我們補稅補得心服口服,以后一定要做到懂法守法的模范納稅人!
有序開展 摸索前進
據了解,福田區國稅局在2014年全面開展稅收風險管理與控制工作。目前該局稅務登記注冊戶已達22萬戶,且每月以近6000戶的速度遞增。過去稅收征管依靠“單兵作戰”和“人海戰術”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難以化解管戶多、任務重、人手少的難題,且偏重于事前事中的審批和核查,不僅工作量大,還增加了納稅人辦稅負擔。但隨著大審批中心的正常運轉及納稅服務質量的提升,稅收觀念發生重大突破。
福田區國稅局胡勇輝局長表示,通過開展風險管理,區局稅源征管模式實現根本轉變:一是還權責于納稅人,由過去的“保姆式”管理服務向納稅人自主納稅轉變,加強事后的風險管控。二是統一管理,職責分工明確,由過去的一人各事統管向風險管理統一指揮,各部門聯動,團隊協作共管轉變。三是風險分類管理,由過去的“眉毛胡子一把抓”向管住重點稅源和關鍵事項和因素轉變,合理配置征管資源。
2014年,該局連續開展十多批次風險控制與評估工作,各有側重,各有突破,摸索中前進。它包含風險戰略規劃、風險分析識別、風險管理評估、監督評估績效這一系列的工作。記者在采訪中看到厚厚的檔案資料,分門別類。據介紹,該局共完成推送風險管理流程7220戶納稅人,發現存在問題戶數為5465戶,風險分析識別命中率75.7%,合計入庫稅款2.15億元,調減虧損2.14億元。
風險評估 組團作業
為確保為納稅人提供良好稅收環境,區局在風險評估一直堅持穩步漸行的原則,和風細雨,形成良好風險評估態勢。
該局強化風險識別與排序,穩步提高風險識別命中率,講求一個“準”字。集中審批部門、前臺和區局風險管理辦公室定期生成風險任務轉辦,既增強風險識別的可操作性,又實現了風險識別的靈活糾錯,提高了風險識別的準確度。
區局采取組團化及分級交叉評估模式,集管理、稽查和綜合部門之合力,講求一個“嚴”字。對“大小非”減持及資產損失稅前扣除企業開展專項納稅評估,數據分析,政策執行,集體討論,成果凸顯,共計調增應納稅所得額5412萬元,調減虧損2.14億元,補繳稅款1656萬元;對于明顯涉及虛開、逃稅等高風險納稅人納入稽查選案范圍,移交稽查2戶。
服務到位 換位思考
福田區經濟長期以總部經濟和技術先行等為特點的智能發展模式,不少企業內部控制良好、財務核算健全、納稅遵從度較高,但隨著集團化運作、跨區域經營,內部交易及核算復雜、總部集中決策等特點日益突出,企業的稅收風險不斷加大。企業對所涉及的稅收政策把握不到位,對涉稅事項的處理和政策執法出現偏差,這不僅讓企業面臨需要補繳稅款和違章風險,還會一定程度地影響到企業的納稅信譽和社會形象。由此,越來越多地企業尋求稅收技術支持。
轄區一家公司的稅務總監說,由于公司規模較大,投資國家較多,部分發展中國家政策信息公開度不高,投資都往往很難把握,給投資決策帶來潛在風險。福田國稅局熱心伸出援助之手,為海外經營提供稅收支持,通過稅收協定,滿足企業走出去的需求。
該局非常重視風險評估與納稅服務工作,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深切體驗納稅人的辦稅感受,換位思考,貼心服務。在國家稅務總局開展的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深圳市國稅局名次得到很大提升,福田區國稅局在市國稅系統中排名第三。在采訪中,一位在辦稅大廳的納稅戶稱贊道,現在來國稅領購發票,很快辦完;即使需要超限量申請,也會在當天就有結果,很方便。
稅企攜手 收入喜人
事實證明,風險評估不僅幫助自身排除稅收征管工作可能存在的征稅風險,而且能夠適當減少有遵從意愿合法納稅戶的納稅風險,稅企攜手共同實現有效防范、適情化解。這在一方面提高征管效率,促進企業遵守稅法,維護其自身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能夠事先預測控制由于納稅人不依法納稅而給稅收收入帶來的稅收不穩定、不安全因素,從而保證稅收收入的安全、穩定增長,降低稅收征收成本。2014年稅收收入首破200億元,同期增長12.5%,風險評估功不可沒。
福田區國稅局適應社會要求,順應形勢發展,風險管理納入公開、公平服務,高效、文明執法的思想精髓,致力于轉職能、優服務、促發展、惠民生,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以納稅服務為目標,爭取實現區域經濟與稅收良性互動,經濟平穩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