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開始,我市的商事登記改革贏得全國喝彩,2015年這項改革繼續深入。近日,深圳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發出公告,為進一步放寬商事主體登記條件,決定自今年3月1日起取消實收資本備案事項,商事主體登記時無需提交驗資證明,官方也不再辦理實收資本備案,商事登記簿中不再公示實收資本事項。企業自行公示注冊資本實繳等情況,這意味著我市商事登記改革再向“寬進嚴管”方向邁進一步。
下月起取消實收資本備案
日前發布的這則《關于取消實收資本備案事項的公告》,依據是新修訂的《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國務院《關于印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7號)和《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實施時間為2015年3月1日開始。公告中列明,我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取消實收資本備案,在商事登記簿中不公示實收資本事項。實收資本不再作為工商登記備案事項。商事主體登記時,無需提交驗資證明,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也不再辦理實收資本備案。
商事登記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無需驗資實繳資本,這是自2013年3月1日深圳市開始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時就重點推出的新舉措。2013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深圳經濟特區商事登記若干規定》中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實行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無需登記實收資本,申請人無需提交驗資證明文件。但有限責任公司可以向商事登記機關申請實收資本備案,并對實收資本繳付情況的真實性負責。根據后續的相關通知文件,如果企業注冊資本實繳情況與備案不符,則納入信用監管體系,通過信息平臺予以公示。
企業自行公示相關信息
沒有備案,無需驗資,與企業發生業務來往的對象如何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近日公告中特別要求:公司自行公示注冊資本實繳情況。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應當自其股東或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通過登錄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企業公示信息填錄”系統自行填報相關信息。公司應當在年度報告中填報其股東或者發起人實繳出資的相關信息。公司對其填報注冊資本實繳信息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而公眾可通過商事主體信用信息查詢平臺中“商事主體年報信息及企業公示信息”欄目查詢上述信息。
既然門檻降低了,“嚴管”就成了政府發力的方向。記者采訪得知,事中和事后監管是深圳這一輪商事登記改革的重點。市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徐友軍介紹,該委通過實施商事主體年度報告、經營異常名錄管理、信息公示和公示信息抽查等制度,開發使用相關的網絡信息平臺,以郵寄專用信函方式啟動對新設立登記、變更地址的商事主體住所或經營場所的聯系等多種方式加碼政府監管。截至2014年底,載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有21萬多戶;已提交年報的商事主體73.35萬戶;已對4.3萬多家實施認繳制的有限責任公司,按照1%的比例,進行監督抽查;出臺129項行政審批事項的權責清單和后續監管辦法。
商事主體總量躍居全國第一
從2013年3月1日開始,我市的商事登記改革日益深入,步步推進,贏得全國喝彩,展現卓越成效。兩年來,深圳新增的商事登記主體噴涌而出,創業氛圍日益濃厚,為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礎。截至1月25日,我市以176.1萬戶商事主體總量,首次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一位。近兩年來新登記商事主體超過83萬戶,相當于改革前所有商事主體存量的83%,是改革前23個月新登記注冊量的2.7倍,增長量之大、增速之迅猛超乎最初設想。(深圳商報 譚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