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的發展歷史
一言以蔽之
新三板是“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俗稱。官網地址:www.neeq.com.cn
一
發展歷史
1
“中關村”時期
新三板最初之所以稱為“新”,是與“老三板”這一概念相比較而言的(詳情請參見詞條“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和“老三板”)。指的是在“老三板”的基礎上,增加中關村科技園區里的高科技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掛牌及代辦股份轉讓的服務。
中關村時期的新三板是2006年誕生的。為了給中關村里的高科技企業一個類似納斯達克的股權融資、交易場所(詳情請參見詞條“納斯達克”),中國證券業協會發文確立原“老三板”開始接受中關村企業掛牌轉讓。
在這一試點時期,“新三板”的掛牌申請文件遞交對象和監管單位是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對掛牌企業進行備案,券商為掛牌企業提供推薦掛牌、報價轉讓服務。
2
證監會“收編”時期
我國政府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完善金融服務的指導思想確立后,證監會開始推進建立全國性場外市場的工作(詳情請參見詞條“場外市場”)。
這一時期全國各地其實已經建立了一些場外交易市場,證監會進行了廣泛的考察溝通后,最終決定就用基礎已經打得比較好的中關村“新三板”,來打造全國性場外市場。
2012年8月,國務院批準中關村“新三板”進行擴大范圍試點,除中關村外,新增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武漢東湖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天津濱海高新區,共面向四大國家級高新園區。
2012年9月,證監會發布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將其納入自己的監管體系。
3
全國股轉系統時期
2012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成立,“新三板”的正式名稱更改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
2013年1月16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揭牌運營。
2013年12月,國務院批準“新三板”的范圍,進一步突破四大國家高新區的限制,正式擴容至全國。
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曾致力于告別“新三板”這一俗稱,樹立更帶有“全國”意味的“全國股份轉讓系統”,但因為“新三板”的名號已經深入人心,目前兩者的涵義已經趨同。
2014年5月,新三板自己獨立的證券交易和登記結算系統正式上線,由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供技術支持的原代辦股份轉讓系統同步下線;中國結算深圳分公司運維的全國股份轉讓登記結算系統也切換至中國結算北京分公司。至此,原由深圳“代辦”的時期結束。
二
市場地位
新三板是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第一家公司制證券交易場所,也是繼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之后第三家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
三
市場特點
新三板是首家采用注冊制、市場化運營的交易所,致力于為中小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扶助和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活力。
新三板對企業申請掛牌不設置盈利要求、不控制上市發行的數量和節奏。企業只要合法經營、如實披露,投資與否、價值幾何由投資人判斷,監管層不進行行政干涉。因此吸引了一批商業模式創新、但尚未達到我國上市盈利要求的企業,起到了類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的作用。
同時,新三板要求進入市場的投資者具備更專業的投資分析能力和更強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希望重演我國A股市場大量散戶非理性投資的局面,因此設置了較高的投資準入門檻。
2014年8月25日,新三板正式推出做市商制度,由做市商對掛牌企業進行價值評估,起到提供指導價、增強流動性的作用。做市商制度推出后市場交易活躍程度大幅提高。
四
公司架構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億元,股東為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大連商品交易所。
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為楊曉嘉,到任前為中國證監會湖南監管局局長、黨委書記。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為謝庚,到任前為中國證監會市場監管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