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池酒廠倒閉的思考
通過分析有關秦池酒走向沒落的信息,我們可以發現秦池酒廠倒閉與他們沒有很好對待政策信息的變更并及時做出調整有很大關系:
其一,政策改變,規定所有檔次和價位的酒每瓶繳納消費稅0.5元。對酒廠而言,正確的應對方式應該是提高產品檔次和價位,這樣才能夠使稅負占產品價格的比重降低,從而降低企業稅負,比如四川“全興大曲”從中低檔品牌戰略轉向“水井坊”高檔品牌戰略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但是秦池卻完全忽視了該政策信息,仍然大量生產低價酒,沒有及時向高檔酒轉變,企業稅負較同業競爭對手大大增加,競爭力大大削弱。
其二,以前勾兌酒作為原材料時可以抵扣增值稅,后來國家推出新規定:勾兌酒不再抵扣增值稅。在政策推出之前,秦池的酒大部分都是使用勾兌酒來生產,在政策出來前后秦池沒有及時調整生產的組織結構。
由于秦池并沒有對稅收政策變化引起足夠的重視,僅這兩條稅收政策就使秦池每年多繳納大量稅費,不堪重負,成為導致企業倒閉的一項重要因素。
對于政策信息風險,沒有特別具有針對性的辦法來解決。只有廣泛收集政策信息,尤其是圍繞自己的產業去收集,或是專門聘請專業人士幫助收集、分類,認真解讀,作出提前應對之策,才有可能規避政策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