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報道深圳出臺注冊登記28條 新規降低登記注冊門檻
畢業兩年內的大學生來深辦公司注冊資本“零首付”,違章建筑里也可辦執照開店,前海地區開公司實行注冊資本認繳,臨街郵政報刊亭不需辦執照。昨日上午,市市場監管局正式發布歷時一年多反復調研論證,由深圳市政府轉發的《關于鼓勵社會投資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出臺注冊登記28條新規。
市市場監管局注冊分局局長鐘文介紹,28條新規主要有兩大塊內容,涉及如何支持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新規有22條,涉及“清無”疏導政策,就經營場所、執照有效期、食品安全準入等方面進行創新并提出長效機制的新規有6條。
“這是自我放權”,昨日上午,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徐友軍這樣評價該局出臺的這份28條“新政”。去年,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實行了企業年檢無紙化、年檢蓋章常態化,并在市民中心的辦事大廳專門設置窗口,實現企業登記即來即辦,受理的98%的企業登記能在一小時內完成。而此次出臺的28條新舉措,也大都集中在市民反映較多的注冊登記領域。
徐友軍表示,深圳將在明年試行法人登記與商事登記相分離,市民想開公司,不需要辦完前置審批手續就可以拿到營業執照。徐友軍透露,目前的企業注冊登記完全是證照捆綁,企業在完成前置審批手續后才能辦理,造成市民抱怨注冊登記難。市市場監管局正在考慮將法人資格與商事行為分離。
鐘文介紹,該項措施實施后,市民想要開公司,可向市場監管部門申辦營業執照,然后購置設備、招聘人才,申辦從事特種行業的行政審批資質。
對于外界關心的實行該項措施后,企業拿到營業執照不辦理相關行政審批就生產、開業,相關部門該如何監管的疑問,市市場監管局注冊分局副局長王淑杰表示,市場監管部門已經預見到這種情況,實行誰審批誰監管,在昨日發布的28條舉措中,有依托深圳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電子監察系統建立的信息共享平臺,相關行政審批和監管部門可通過該平臺即時查詢到市場監管部門提供的注冊登記信息。
■ 新政解讀
大學生下崗工辦公司不需“押金”
今后,畢業兩年的大學畢業生、深圳戶籍下崗失業人員如果要開辦注冊資本在1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在投資者共同做出相應書面承諾后,可以免交首期注冊資本,還可免交驗資報告
“注冊資本做了很大突破”,徐友軍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市市場監管局出臺的新規在注冊資本的認繳、集團公司的注冊資本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了有限突破。
鐘文介紹,拓寬登記條件,降低登記注冊門檻,大力支持利用資本投資創業,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22條內容都與此相關。在28條舉措中,專門列出“支持大學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創業”。今后,畢業兩年的大學畢業生、深圳戶籍下崗失業人員如果要開辦注冊資本在1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在投資者共同做出相應書面承諾后,可以免交首期注冊資本,還可免交驗資報告,“只要租個房子,買張桌子,就可以開公司了”。
而在設立集團公司方面,《意見》也進行了大幅放寬。今后,在深圳設立企業集團,母公司注冊資本達到1500萬元人民幣,擁有3個以上子公司,母子公司注冊資本總額達到3000萬元人民幣的,就可以設立集團公司。而子公司也可在起公司名稱中冠以“企業集團”名稱或者企業的簡稱。
而在出資的方式方面,《意見》進行了豐富。市市場監管局支持市民以其擁有的非專利技術出資設立企業,即使是技術知識、經驗、信息、技術方案、技術訣竅等,只要股東之間認可,都可以作價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為了防止股東虛假出資,此類股東之間要對整個出資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市市場監管局還將試行企業債權出資登記,市民可以自己擁有的公司或者第三人的債權轉為向公司出資,市場監管部門允許辦理注冊登記。
臨街郵政報刊亭不需辦營業執照
臨時占道經營者,憑相關證明發放的許可證經營,將納入城市綜合執法管理范疇,不再需要辦理營業執照。
今后,街道上的郵政報刊亭可以不再辦營業執照。鐘文介紹,在《意見》第二十六條中規定,臨時占道經營者,憑相關證明發放的許可證經營,將納入城市綜合執法管理范疇,不再需要辦理營業執照。這就意味著,對于已發營業執照的,執照到期后,市場監管部門將不再辦理執照延期和更換執照。
除了臨時占道經營不用辦營業執照外,包括農貿市場、專業市場在內的各類商品市場,市場合法登記后,市場監管部門不再強制要求市場內的攤檔、獨立門店辦營業執照。
昨日,市市場監管局宣布,今后該局核發的所有營業執照將不再對營業執照的有效期進行規定。如果是因為“清無”需要核發執照有效期到期的,在其他登記事項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可直接辦理換照登記。
企業冠名“深圳”隨你便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自愿選擇是否使用轄區行政區劃,除了可以使用各區的名稱外,使用“深圳”兩字也將獲準登記注冊。
昨日,鐘文介紹,在市市場監管局出臺的《意見》中,企業名稱登記方面也進行了創新。如果一家企業的注冊資本在5000萬元以上,企業的經濟活動又分別屬于國民經濟三個以上大類的,將允許該企業名稱中不使用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來表述企業所從事的行業或經營特點。
鐘文介紹,企業突出使用企業字號,如果是法人股東在深圳投資企業,企業字號可以放在行政區劃前面。這就意味著,今后深圳的某個企業出現的名字可能為“xxx大酒店深圳有限責任公司”。此外,市市場監管局還允許企業在營業執照上使用企業名稱的簡稱,相關企業可選擇在營業執照上同時記載名稱及簡稱。
此前,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名稱中想冠以“深圳”兩個字,是不能登記注冊的。經過此次調整后,這兩類企業均可以自愿選擇是否使用轄區行政區劃,除了可以使用各區的名稱外,使用“深圳”兩字也將獲準登記注冊,這就擴大了“深圳”字樣企業名稱的適用范圍。
從今年開始,市市場監管局將在全市范圍內實行企業名稱集中登記,并推行電子名稱證。借助深圳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電子監察系統和市場監管局外網核實企業名稱登記信息,各部門間企業名稱登記信息將實現共享。鐘文昨日透露,市場監管部門將暫停收取所有企業名稱預先核準費用。
個體戶變身公司可保留原字號
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要申請改制設立公司的,市場監管部門將允許其保留原字號。
昨日,王淑杰介紹,深圳支持來料加工企業升級轉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深圳產業發展方向的來料加工企業,如果在一注冊地址轉型,市市場監管部門將允許轉型前后兩個不同名稱和性質的企業在一年內一址并存。對于那些實際經營困難,無法如期轉型升級的來料加工企業,將允許此類企業經營期限延長到2012年12月31日。
對于深圳的個體工商戶,市市場監管局在昨日公布的《意見》中也進行了重點關注,引導具有一定經營規模的個體工商戶“升級轉型”。深圳將鼓勵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通過并購、控股和參股等形式,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組、改制。而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個體工商戶要申請改制設立公司的,市場監管部門將允許其保留原字號。個體工商戶要變更經營者,在所在經營場所不變且前置審批文件仍在有效期內的情況下,辦理經營者變更登記時也不需提交與場所有關前置審批文件。
按照此前的規定,中國公民個人不能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今后,在深圳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以自然人身份與境外自然人或企業可以投資設立合資、合作高新技術企業,并允許外國或者地區投資者并購股東為中國公民的境內企業。
此外,市市場監管局將扶持民營醫療機構,對于自主申辦營利性醫療機構的,將允許辦理注冊登記,成為法人,解決民營醫療機構融資上市、申請貸款、引入資本等方面的障礙。
違章建筑也可開店辦廠
對暫無法提供有效房產證明文件的房屋,可憑借場所使用證明直接辦理工商登記。
徐友軍表示,此次出臺的28條措施,核心在于經營范圍方面有所突破。戰略性新型產業在此前登記目錄中并沒有列明,市市場監管局對于深圳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登記注冊將寬容支持,即使沒有列入的,不涉及前置審批的項目也允許登記注冊,并嘗試對一些新行業進行核定。
在市市場監管局出臺的28條措施中第十一條專門規定,對暫無法提供有效房產證明文件的房屋,可憑借場所使用證明直接辦理工商登記。這就意味著,即使是在違章建筑里,也可以申請開店辦廠。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登記管理處處長吳新耀解釋,這主要為了疏解無證無照的壓力。在深圳關外,此前很多地方都存在違章建筑無法辦理營業執照的問題,出臺此項措施可以將這類無證無照業戶納入正常監管。
“這并不意味著違章建筑合法化”,王淑杰表示,場所使用證明可由各區人民政府(新區管委會)、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社區工作站、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的園區管委會、市場開辦公里單位、物業管理公司等開具同意在該場所從事經營活動場所使用證明。該證明僅作為辦理登記的場所證明文件,不作為房屋拆遷補償的依據。根據該意見,這類場所遇到政府依法征用或拆遷,經營者應主動辦理變更地址或注銷登記,否則將作為無經營場所進行“清無”。
■ 新規亮點
接軌香港
前海將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將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昨日,出席新聞發布會的多位市市場監管局負責人都提到此項重大改革,一同試行認繳制的還有深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類公司。
目前,包括深圳在內,全國各地都實行注冊資本實繳制。這就要求企業營業執照上的注冊資本是多少,該企業的銀行驗資賬戶上就必須有這個數目的資金,這些資金就躺在企業的銀行賬戶里不能周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資創業,降低了企業資本的營運效率,使注冊資本的信用機制得不到落實”。而注冊資本認繳制則在注冊登記時不需要驗資,企業承諾承擔與注冊資本相應的企業責任即可。
“注冊資本認繳制是企業登記注冊的國際慣例,能有效提高資本運營效率,降低企業成本”。鐘文表示,選擇在深圳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類公司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是因為這兩類企業是新興產業,降低準入門檻。而在前海地區試行則是考慮到作為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香港實行注冊資本認繳制,以后會有大量港資企業進入,方便港資企業到前海發展。
與注冊資本認繳制相配套,在這幾類企業中,股東不再需要提交驗資報告。如果股東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財產權利出資的,則由全體股東協商作價,并提交全體股東簽署的協商作價確認書,全體股東出具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承諾。
此外,對于在深圳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電子監察系統中,能夠核實公司注冊資本出資情況、確認注冊資本到位的,也不再要求出具驗資報告,“條件成熟后各行業全面推廣實施”。
一照多址
一公司多家分店可只辦一張執照
每年年檢中,包括銀行、證券、餐飲等擁有多家分支機構、分店的企業往往面臨著年審任務太多的麻煩。此前,市市場監管局針對分支機構多的企業開展了上門集中年檢,但受行政資源的限制,能夠享受該項服務的企業數量畢竟是少數。今后,此類企業將不再為此煩惱。
昨日,市市場監管局宣布,將允許企業自主選擇是否辦理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按照《意見》的規定,企業在企業登記注冊的住所之外增設固定場所從事經營活動,既可以選擇單獨設立分店分行等分支機構,也可以將增加的分店分行的經營場所直接登記在企業的法人營業執照內,不再需要另行申辦分支機構的營業執照。
對于那些在企業中增設的分支機構固定場所中從事的經營行為,需要進行前置許可的,市市場監管局規定,這類經營場所必須具備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規定的相應條件,也應當辦理分支機構設立登記。
一址多照
一個地址可開多家公司
“現行住所登記制度與經營場所檢查制度之間存在職能錯位,混淆不清”,鐘文表示,這不但加重了企業的置業運行成本,也不利于相關審批及監管部門履行職能。在他看來,住所登記制度的審查工作性質屬于形式審查和要件審查,而經營場所審核及檢查工作性質屬于實質審查和行為審查。今后,企業登記只需提供申請人對該住所享有使用權的證明,市市場監管部門不再審核該場地的法定用途或使用功能。
一個地址,可以登記成立多家企業。在市市場監管局昨日發布的《意見》中,深圳將在股權投資、電子商務秘書、基金管理等行業以及經市科技部門認定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企業,試行一個地址可登記多家公司住所。
“電子商務秘書企業已經實現了一個地址注冊登記多家公司”,王淑杰介紹,之所以選擇這些企業進行試點,是因為這些企業對于辦公空間的要求并不高,對注冊地址提出了新的需求,如電子商務企業超越時間空間,地址很多時候并不重要,這也可以解決微型企業在創業期間資金較少的問題。
摘自《南方都市報》2011-1-5